舟骨撕脱性骨折是指由于外伤等原因,导致舟骨部位的肌腱或韧带附着点受到强力牵拉,使肌腱或韧带连同小块骨片从舟骨上撕脱下来所发生的骨折。
舟骨位于腕部,是近排腕骨中最大的一块,其形态不规则,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所覆盖,血供较差,一旦发生骨折,愈合相对较慢。舟骨撕脱性骨折的发生,通常与手腕部的突然扭伤、拉伤或摔倒时手掌着地等情况有关。受伤后,患者会出现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是在进行手腕屈伸和旋转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重。
对于舟骨撕脱性骨折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受伤史、症状和体征,结合 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骨折块较小,且没有明显的移位,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腕关节,以促进骨折愈合。如果骨折块较大,或伴有明显的移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骨折块复位并固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手腕部的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愈合后,患者可以逐渐进行手腕部的功能锻炼,以恢复手腕的正常功能。舟骨撕脱性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腕部损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手腕的功能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注意保护手腕,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护腕等。如果不慎受伤,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