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异常时通常可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肾功能检查、尿蛋白电泳等检查。
1. 尿常规:是最基本且常用的检查,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以及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的检测,能初步判断尿液是否存在异常,如是否有血尿、蛋白尿、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 尿培养:主要用于明确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通过药敏试验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3. 泌尿系统超声:可以清晰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形态、大小、有无结石、肿瘤、积水等病变,对于判断尿液异常是否由泌尿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有重要意义。
4. 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代谢功能等是否正常,有助于了解肾脏的整体健康状况,判断尿液异常是否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5. 尿蛋白电泳:能够分析尿中蛋白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区分蛋白尿的类型,如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等,对于明确蛋白尿的病因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进行这些检查时,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留取尿液样本时,要注意清洁外阴,避免混入杂质影响结果。检查前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不要剧烈运动、饮酒等。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部分药物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积极配合医生的要求,以便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