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痔疮是外痔还是内痔,可从便血情况、脱出情况、疼痛程度、瘙痒情况、肿物形态等方面进行。
1. 便血情况:内痔便血较为常见,一般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鲜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血不与粪便混合,通常在排便结束后自行停止。外痔一般较少出现便血,即便有,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多因外痔表面破损所致。
2. 脱出情况: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Ⅱ度以上内痔,在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初期能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而外痔通常不会脱出肛门外,除非发生外痔的嵌顿、绞窄等特殊情况。
3. 疼痛程度:外痔容易出现疼痛症状,尤其是在发生血栓形成、炎症水肿时,疼痛较为明显,患者可感觉到肛门周围有明显的胀痛、灼痛。内痔一般无疼痛,只有当内痔脱出发生嵌顿、坏死时,才会出现疼痛。
4. 瘙痒情况:外痔由于常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容易引起肛门周围的瘙痒不适。内痔一般较少直接引起瘙痒,但如果内痔脱出频繁,导致分泌物外流,也可能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
5. 肿物形态:外痔在肛门外可摸到明显的肿物,质地较硬,有时可看到外痔的形态,如静脉曲张性外痔呈柔软的团块状,血栓性外痔则可摸到硬结节。内痔在未脱出时,从肛门外一般摸不到肿物,需通过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如果自己无法准确判断是外痔还是内痔,或者痔疮症状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科就诊,让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