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过程分三期,包括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等。
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逐渐上升。患者可出现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等表现。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骤升是体温在几小时内达到高峰,常伴有寒战,如疟疾等;渐升是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如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患者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可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3.体温下降期:此期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逐渐下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等。体温下降的方式有骤降和渐降两种,骤降是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如疟疾等;渐降是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下降至正常,如伤寒等。
在发热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以促进散热和毒素排出。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症状,如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