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变成肉疙瘩可能是皮肤炎症刺激、皮肤纤维组织增生、瘢痕体质、毛囊堵塞、局部感染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皮肤炎症刺激:痘痘在炎症状态下,若持续受到挤压、摩擦等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组织过度修复,进而形成肉疙瘩。可外用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能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
2. 皮肤纤维组织增生:痘痘消退过程中,皮肤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肉疙瘩样改变。可采用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激光破坏增生组织;也可进行冷冻治疗,通过低温使增生组织坏死脱落;还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注射液,遵医嘱用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
3. 瘢痕体质:本身是瘢痕体质,痘痘破损后,身体会过度修复,形成明显的肉疙瘩样瘢痕。可手术切除瘢痕组织,术后联合浅层X线放疗;也可使用硅酮凝胶、积雪苷霜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遵医嘱用药,抑制瘢痕增生。
4. 毛囊堵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在毛囊内,引发炎症,炎症反复刺激可形成肉疙瘩。可口服异维A酸胶囊、丹参酮胶囊、米诺环素胶囊,遵医嘱用药,减少皮脂腺分泌、抗炎。
5. 局部感染:痘痘部位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炎症持续存在,促使肉疙瘩形成。细菌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遵医嘱用药;真菌感染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遵医嘱用药。
日常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搔抓肉疙瘩部位,防止破损感染。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