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植物过敏应根据接触植物、吸入植物花粉、食用致敏植物、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等。
1. 接触植物:宝宝皮肤娇嫩,接触到如漆树、荨麻等具有刺激性的植物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起疹等。应尽快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去除残留植物汁液。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皮肤不适。
2. 吸入植物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宝宝吸入致敏花粉,如蒿草花粉、豚草花粉等,易诱发过敏症状,像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尽量减少宝宝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来减轻症状。
3. 食用致敏植物:食用某些植物如芒果、菠萝等,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肿胀、呕吐、腹泻等过敏现象。立即停止食用可疑植物,适量饮水促进排泄。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维生素 C 片进行治疗。
4. 遗传因素:若父母有过敏史,宝宝遗传过敏体质的概率增加,更易对植物过敏。日常要做好预防,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出现过敏症状时及时就医,按医生指导用药治疗。
5.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宝宝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对植物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平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过敏发作时,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日常要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尽量让宝宝远离已知的致敏植物,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宝宝的衣物和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的接触。若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带宝宝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