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一直出血但不痛,常见原因有排便习惯不良、局部静脉曲张、饮食刺激、腹压增加、炎症刺激等。
1. 排便习惯不良:长期久坐、久蹲,排便时间过长,会使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导致痔疮出血。应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控制排便时间在 5 分钟以内,避免久坐久蹲,适当增加活动量。
2. 局部静脉曲张:由于直肠静脉缺乏静脉瓣,血液回流不畅,易形成静脉曲张,进而引发痔疮出血。可通过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静脉曲张。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抬高臀部。
3. 饮食刺激: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大量饮酒等,会刺激直肠和肛管黏膜,使痔疮充血,导致出血。需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饮酒。
4. 腹压增加:怀孕、肥胖、长期咳嗽等导致腹压升高,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引起痔疮出血。对于怀孕女性,可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肥胖者应积极减肥;长期咳嗽者需治疗咳嗽疾病。
5. 炎症刺激:直肠肛管周围发生炎症,刺激痔疮组织,使其充血、水肿,容易出血。要注意肛门局部清洁,可使用温和的洗剂清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物。
日常要保持肛门清洁卫生,选择柔软舒适的内裤并勤换洗。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若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