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结石的方法有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
1. 大量饮水:通过增加饮水量,使尿液增多,从而稀释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同时,较多的尿液可以产生一定的冲刷作用,有助于推动较小的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建议每天饮水2000 - 3000毫升,并且要均匀分布在一天中各个时段饮用。
2. 药物排石:对于一些较小的结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排石。常用的药物有排石颗粒等,这类药物可以起到通淋利水、促进输尿管蠕动等作用,帮助结石排出。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可能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溶石药物。
3.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且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尿、疼痛等不良反应。
4. 输尿管镜取石:当结石较大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输尿管镜取石。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利用激光、气压弹道等方法将结石击碎并取出。这种方法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可能会引起输尿管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5. 经皮肾镜取石:主要用于治疗较大的肾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放入肾镜,找到结石后进行碎石和取石操作。该方法清石率较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结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草酸、高钙等食物的过量摄入,定期复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