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可采用药物辅助排石、大量饮水促进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膀胱镜取石、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等方法处理。
1. 药物辅助排石:对于较小的膀胱结石,可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特拉唑嗪片、排石颗粒等药物。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膀胱颈及后尿道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利于结石排出;特拉唑嗪片可改善排尿困难症状,让结石更易随尿液排出体外;排石颗粒能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促进结石移动,帮助尿道结石在膀胱内顺利排出。
2. 大量饮水促进排出:增加每日饮水量,保证每天尿量在 2000ml 以上。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大量饮水可使尿液生成增多,在排尿时产生较大的冲刷力,推动膀胱内的结石向尿道移动并排出体外,尤其适用于较小且表面光滑的结石。
3. 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击碎膀胱内的结石。当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将结石粉碎成小块,使原本较大难以排出的结石变成较小碎块,更易随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对于直径较小、质地不太坚硬的膀胱结石效果较好。
4. 经尿道膀胱镜取石: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在直视下用取石器械将膀胱内结石取出。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这种方法能直接观察结石位置、大小等情况,精准地将结石取出,避免了盲目操作对尿道和膀胱的损伤,适用于能通过尿道镜通道取出的结石。
5.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在耻骨上切开膀胱,直接将结石取出。当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后,对于较大、质地坚硬或经其他方法难以取出的结石,此手术方式可直接暴露膀胱内结石并完整取出,能有效解决结石问题,但相对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尿道结石掉到膀胱处理后,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如菠菜、动物内脏等。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观察结石是否排净以及有无并发症,若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