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缓急止痛、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与作用。
1. 补脾益气:炙甘草归脾、胃经,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便溏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调节胃肠功能。经典方剂如四君子汤中,炙甘草与人参、白术等配伍,增强补气健脾之效。
2. 调和药性:作为国老,炙甘草在复方中可缓解其他药物的毒性或烈性,例如与附子同用可降低其毒性。同时能延长药效持续时间,改善方剂整体口感。
3. 缓急止痛:对肌肉痉挛、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有明显缓解作用。其甘草酸成分可抑制平滑肌过度收缩,常与白芍配伍成芍药甘草汤。临床用于治疗胃痉挛、腓肠肌痉挛时,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
4. 清热解毒:生甘草清热功效更显著,但炙制后仍保留部分解毒特性。适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现代药理证实其黄酮类化合物有抗炎抑菌作用。配伍金银花、连翘时可增强疗效。
5. 润肺止咳:通过补益肺气改善肺虚咳嗽,尤其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久咳气虚者。在麻黄汤等方剂中与麻黄、杏仁协同作用,既能宣肺平喘,又可防止麻黄过度发散耗气。
由于炙甘草含有甘草酸,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建议湿热内盛、浮肿者慎用,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需警惕相互作用。特殊人群如孕妇或肾功能不全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配伍含甘遂、大戟等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