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抠破了流水应根据外耳道皮肤破损感染、鼓膜穿孔、外耳道湿疹、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洁消毒、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
1. 外耳道皮肤破损感染:抠耳朵时用力不当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细菌侵入引发感染而流水。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水进入。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清除脓性分泌物;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起到抗感染作用;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遵医嘱用药,促进炎症消退。
2. 鼓膜穿孔:抠耳朵过深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出现耳内流水。小的鼓膜穿孔大多可自行愈合,期间要避免用力擤鼻。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遵医嘱服用;若穿孔较大长时间未愈合,可能需行鼓膜修补术。
3. 外耳道湿疹:过敏等因素引发外耳道湿疹,抠破后会流水。需寻找并避免过敏原,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止痒;涂抹地奈德乳膏,减轻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遵医嘱用药,缓解过敏症状。
4. 中耳炎:本身患有中耳炎,抠耳朵后加重病情导致流水。可用硼酸冰片滴耳液缓解耳部不适;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遵医嘱用药;若存在中耳积液,可能需行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
5. 外耳道疖肿:抠耳朵损伤外耳道毛囊,引发疖肿,破溃后流水。早期可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涂抹鱼石脂软膏,促进疖肿成熟;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遵医嘱用药;若疖肿较大,可能需切开引流。
耳部出现不适要避免随意抠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规范治疗。治疗期间严格按要求用药,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耳部受到外力撞击,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耳部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