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憋得慌却排不出大便可能是饮食不当、肠道蠕动减慢、精神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肛门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调节情绪、使用益生菌、改善肛门局部状况等。
1.饮食不当:如果进食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饮水过少,容易导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苹果、香蕉、菠菜、红薯等,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适当饮用蜂蜜水、淡盐水。
2.肠道蠕动减慢:老年人、长期卧床者等人群,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便秘。建议适当增加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促进肠道蠕动,也可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 10 - 15 分钟。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便秘。建议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
4.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肠道感染等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起便秘。建议可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嗜酸乳杆菌胶囊等,遵医嘱用药。
5.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等,可引起肛门疼痛,导致排便困难。建议及时治疗肛门疾病,如局部涂抹痔疮膏、坐浴等,改善局部状况。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坐久卧,如有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