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水肿可能是局部摩擦、外伤、感染、过敏、包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减少摩擦、处理伤口、抗感染、抗过敏、手术治疗等。
1. 局部摩擦:性生活过于剧烈、手淫时用力不当等频繁摩擦,会导致包皮组织液渗出引起水肿。应避免再次摩擦,近期减少性活动和手淫。可局部冷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促进血管收缩减轻水肿。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止痛。
2. 外伤:外力撞击、挤压等致使包皮受损,出现水肿。需及时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防止感染。若有破损出血,压迫止血。较小伤口可自行愈合,较大伤口需就医缝合。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软胶囊预防感染。
3. 感染: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引发炎症导致水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根据病原体类型用药。细菌感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真菌感染可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4. 过敏:接触避孕套、清洁剂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出现水肿。需尽快脱离过敏原,用清水冲洗。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较重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抗过敏。
5. 包茎:包皮口狭小,阻碍血液循环,易造成水肿。经常清洁包皮垢,严重时需行包皮环切术。术后注意护理,避免沾水,定期换药。
恢复期间要保持局部清洁,穿宽松内裤,减少对包皮的刺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若水肿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发热、疼痛加剧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