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上厕所出血可通过坐浴、涂抹药物、口服药物、胶圈套扎、手术治疗等方法来缓解 。
1. 坐浴:对于痔疮上厕所出血情况,坐浴能有效缓解。通过使用温水或添加有药物成分的水进行坐浴,如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坐浴。温水能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充血,而高锰酸钾有消毒杀菌作用,可防止出血部位感染,减轻炎症,从而缓解因痔疮导致的出血症状。一般每天坐浴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水温控制在40 - 50摄氏度为宜。
2. 涂抹药物:痔疮上厕所出血时,涂抹药物是常用方法。比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其含有多种中药成分,能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直接作用于痔疮部位,减轻炎症,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减少出血。还有肛泰软膏,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缓解痔疮引起的不适和出血。将药膏均匀涂抹在肛门周围及内痔表面,每天2 - 3次。
3.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对痔疮上厕所出血也有帮助。地奥司明片可减轻静脉扩张和淤血,增强血管壁的张力,减少痔疮部位的血液渗出,从而达到止血效果。草木犀流浸液片能改善末梢循环,减轻水肿,缓解因痔疮肿胀导致的出血。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一般地奥司明片每天2 - 3次,每次2片;草木犀流浸液片每天3次,每次2 - 4片。
4. 胶圈套扎:这种方法适用于内痔出血。通过特制的器械将胶圈套扎在内痔根部,阻断内痔的血液供应,使内痔缺血、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由于阻断了血液供应,内痔无法继续因充血而出血,新的组织会逐渐修复创面。该方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一般在门诊即可完成。
5. 手术治疗:当上述方法都无法有效控制痔疮上厕所出血时,可考虑手术。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通过切除部分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使下移的肛垫上移固定,同时切断部分供应痔的血管,从而达到止血和治疗痔疮的目的。还有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直接切除外痔部分,结扎内痔根部,消除痔疮病变,制止出血。手术治疗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
治疗期间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防止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导致出血加重。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肛周清洁卫生,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