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手术前后、先天性盆底结构异常等情况下要做盆底超声检查。
1. 产后:女性分娩过程可能对盆底肌肉、筋膜等组织造成损伤,产后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盆底结构的恢复情况,判断有无肌肉拉伤、脏器位置改变等问题,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帮助产妇更好地恢复盆底功能。
2. 盆腔脏器脱垂:当出现盆腔脏器如子宫、膀胱、直肠等脱垂情况时,盆底超声能准确显示脱垂脏器的位置、程度,直观呈现盆底支持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辅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干预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压力性尿失禁:对于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患者,盆底超声可评估盆底肌肉的厚度、张力以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情况,了解在腹压增加时尿道的活动度和膀胱颈的位置改变,有助于明确尿失禁的病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影像支持。
4. 盆底手术前后:术前通过盆底超声全面了解盆底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术后检查则可评估手术效果,观察盆底结构的恢复情况,判断有无手术并发症等,保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先天性盆底结构异常:少数人存在先天性盆底结构发育异常,如盆底肌肉、韧带发育不良等。盆底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这些异常结构,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结构异常带来的健康隐患。
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前,要提前了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检查时需按照医生指示摆好体位,保持放松状态,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检查后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建议,需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