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脚骨折后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来应对。
1. 固定制动:摔倒脚骨折后,固定制动能起到稳定骨折断端的作用,避免骨折部位因活动而发生移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常见的固定方式有石膏固定,通过将石膏绷带缠绕在受伤脚部,形成坚硬的外壳,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还有支具固定,其具有较好的塑形性和透气性,能根据脚部形状进行调整,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支撑;另外,夹板固定也较为常用,通过木板等材料固定在脚部两侧,起到限制活动的效果。这些固定方式能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力学环境。
2. 药物治疗:可使用接骨七厘片,其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伤科接骨片能消肿止痛、舒筋壮骨,有助于减轻脚部骨折后的肿胀和疼痛;骨肽片能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这些药物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
3. 物理治疗: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淤血吸收,减轻肿胀和疼痛,对摔倒脚骨折后的恢复有益。红外线照射通过热效应,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治疗则能促进骨折部位的细胞代谢,加速骨折愈合。通过这些物理手段,能改善局部生理环境,助力骨折恢复。
4. 康复训练:在骨折恢复到一定阶段后,进行康复训练很有必要。早期的关节活动训练,如缓慢活动脚趾关节,可防止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中期的肌肉力量训练,如进行脚踝的背伸、跖屈练习,能增强肌肉力量,为后期行走做准备。后期的负重训练,逐步增加脚部的负重,能帮助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让脚部适应日常活动的压力。
5.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的摔倒脚骨折情况,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使用钢板、螺钉等器械将骨折断端准确复位并固定,能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条件。这种方式可以直接纠正骨折的移位,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应对摔倒脚骨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按时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脚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状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因不当活动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