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脱皮开裂可能是皮肤干燥、摩擦、足癣、湿疹、掌跖角化症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湿、减少摩擦、抗真菌、抗炎等。
1. 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脚部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水分流失快,易导致脚后跟脱皮开裂。日常要注意足部保湿,每次洗脚后及时擦干,涂抹凡士林软膏、尿素维E乳膏、蛇油膏等滋润护肤品,可有效锁住水分,缓解干燥。
2. 摩擦: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脚后跟部位反复受到摩擦,角质层增厚,最终出现脱皮开裂。应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对于已经增厚的角质,可使用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尿素乳膏等,软化角质,促进恢复,需遵医嘱用药。
3. 足癣: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发足癣,可出现脱皮、开裂等症状。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遵医嘱按疗程使用,严重时还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治疗。
4. 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可导致脚后跟脱皮开裂。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遵医嘱使用。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
5. 掌跖角化症:一种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掌跖部位皮肤增厚、脱皮、开裂。可使用维A酸类药物改善症状,如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等,遵医嘱用药,还可配合保湿措施。
日常要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过度烫洗和搔抓。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保持足部干爽。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