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体温监测的监测方法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直肠测温、鼓膜测温、食管测温等。
1. 腋下测温: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 10 分钟后读数。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准确性相对略低。
2. 口腔测温:把体温计置于舌下热窝,紧闭口唇,测量 3 分钟后读数。能较准确反映深部体温,但不适用于意识不清、小儿、口腔疾病或张口呼吸患者,且使用不当可能咬碎体温计导致危险。
3. 直肠测温:将肛表头部涂润滑油后,轻轻插入肛门 3 - 4 厘米,测量 3 分钟后读数。能准确反映深部体温,尤其适用于婴幼儿、昏迷患者等,但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操作时需动作轻柔。
4. 鼓膜测温:利用鼓膜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热传导进行测量,将探头放入外耳道对准鼓膜,按下测量键即可快速获得体温读数。能快速、准确反映核心体温,但仪器相对昂贵,探头需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5. 食管测温:将特殊的食管温度探头经鼻腔插入食管,测量食管温度间接反映中心体温。常用于手术中及 ICU 患者,能实时、准确监测,但属于侵入性操作,有一定并发症风险,需专业人员操作。
围术期体温监测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进行体温监测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对于特殊患者和复杂病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以便采取恰当措施维持患者体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