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
1. 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喷出,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感染结核菌。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医院病房、学校教室、工厂车间等,结核菌更容易传播。例如,在一个封闭的教室里,如果有一名肺结核患者咳嗽,周围的同学就有被感染的风险。
2. 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与肺结核患者共用餐具、水杯等,摄入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共用碗筷,若其中有肺结核患者,就可能导致结核菌的传播。
3. 母婴传播:患有肺结核的孕妇,体内的结核菌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但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极大。
肺结核的防治至关重要。预防方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其未接受规范治疗期间。对于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结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