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愈合分期包括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和骨痂成熟期等。以下是各分期的详细内容:
1. 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后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伤后 6 - 8 小时,血肿开始凝结成血块,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形成肉芽组织,为纤维连接的形成创造条件。
2.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后 2 周左右,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骨样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骨,即膜内成骨。同时,骨折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软骨细胞增生、钙化,形成软骨内成骨,两者共同形成梭形的骨痂,称为原始骨痂。
3. 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中的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端的坏死骨被清除,骨髓腔再通,骨折部位的应力逐渐恢复正常,原始骨痂逐渐改造为永久骨痂,骨髓腔重新恢复正常形态。此期一般需 8 - 12 周。
4. 骨痂成熟期:经过长期的应力刺激和塑形,骨痂逐渐成熟,力学性能逐渐增强,达到与正常骨相似的水平,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和功能。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固定,避免过早负重和剧烈运动,以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同时,应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增加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骨折的修复。定期复查 X 光片,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演变,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学变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注意休息和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