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检查后需注意休息与活动限制、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观察、饮食调理、药物使用、复查安排等。
1. 休息与活动限制: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至少1-2周,防止伤口裂开或胸腔压力变化导致出血。
2. 伤口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摩擦,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3. 疼痛管理:轻微疼痛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阿片类药物。
4. 并发症观察:警惕气胸、皮下气肿、胸腔内出血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胸痛加剧、呼吸急促、咳血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就诊。
5. 饮食调理:术后6小时可少量饮水,逐渐过渡至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及酒精,适当补充蛋白质促进愈合。
6. 药物使用:按处方规范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继续原有治疗方案并监测不良反应。
7. 复查安排:术后1周需返院评估伤口愈合情况,1个月后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认胸腔恢复状态,长期随访根据病理结果调整。
胸腔镜检查属于微创操作,但术后恢复仍需谨慎对待。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日常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以促进肺功能恢复,但需控制时间和强度。戒烟限酒、均衡营养及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异常症状或对康复过程存在疑虑,应第一时间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