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的诊断依据包括分离性症状、转换性症状、情感爆发、暗示性强、自我中心等。
1. 分离性症状:
表现为意识及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以意识狭窄、朦胧状态为多见,意识范围缩小,有的呈梦样状态或酩酊状态。
情感反应强烈,可能出现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等行为。
还可能出现假性痴呆症状,如回答与问题不相关或看似错误但实际上与情境相符的回答。
2. 转换性症状:
转换性运动障碍,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转换性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3. 情感爆发:
这是癔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常在精神刺激后突然发作。
表现为尽情发泄内心情绪,哭叫吵闹,捶胸顿足,甚至撕衣毁物、碰壁撞墙。
有人围观时表现更为剧烈,发作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关注程度有关。
4. 暗示性强:
患者的症状常受暗示影响,症状可因暗示而出现、加重或减轻、消失。
例如,医生的语言、动作或其他患者的症状表现都可能对患者产生暗示作用。
5. 自我中心:
患者大多具有自我中心倾向,一般为人做作、情绪外露、好表现自己。
常以幻想代替现实,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对于癔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和朋友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避免精神刺激。患者自身也应积极调整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