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康复治疗等。
1. 一般治疗:主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维持呼吸功能正常;调控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影响脑灌注;控制血糖,过高或过低血糖均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还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 改善脑血循环治疗:通过溶栓、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方法,尽快恢复脑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限制,在时间窗内进行可显著改善预后;取栓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患者;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降纤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3. 神经保护治疗:使用一些药物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
4.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复杂且关键,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等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