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到脚踝肿可能是外力撞击、过度劳累、姿势不当、韧带松弛、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冷敷、热敷、按摩、抬高患肢等。
1.外力撞击:不小心踩到异物或被他人碰撞等,导致脚踝关节受损。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24 小时内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24 小时后热敷,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 20 - 30 分钟,每天 3 - 4 4 次。
2.过度劳累: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使脚踝疲劳过度。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可适当按摩脚踝周围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3.姿势不当:行走或运动时姿势不正确,易引发脚踝扭伤。平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行走或运动时注意脚下路况。
4.韧带松弛:先天韧带较松弛或随着年龄增长韧带弹性下降。可佩戴护踝,加强脚踝周围肌肉的锻炼,如踮脚、绕圈等。
5.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导致脚踝处血液回流受阻。要经常活动脚踝,如轻轻转动、上下活动等,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休息时要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再次受伤,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