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去除病因、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
1. 调整饮食:慢性胃窦炎患者的胃黏膜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可减轻胃部负担,让胃能正常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窦部黏膜,加重炎症。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能为胃提供温和的滋养环境,有助于胃窦炎的恢复。
2. 去除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窦炎常见病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缓解炎症。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也可能损伤胃黏膜,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更换药物。戒烟戒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胃窦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去除这些病因能减少对胃窦的刺激,利于病情好转。
3. 药物治疗:常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它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窦炎黏膜的刺激;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不适症状;多潘立酮片,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慢性胃窦炎引起的胃胀等情况有较好效果,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4. 中医调理:中医通过辩证论治,对于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窦炎,可能会使用健脾益胃的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针灸治疗也有一定作用,通过刺激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胃窦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胃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辅助治疗慢性胃窦炎。
5. 手术治疗:一般慢性胃窦炎较少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胃窦部溃疡穿孔、大量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胃窦部肿瘤性病变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过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需要综合评估。
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胃部的正常修复。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