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干皮可能是皮肤干燥、摩擦刺激、足癣、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症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
1. 皮肤干燥:日常不注意足部保湿,加上足部皮脂腺分泌相对较少,在秋冬季节等干燥环境下,皮肤水分流失快,就容易出现干皮。可在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15 - 20分钟,擦干后涂抹凡士林软膏、尿素维E乳膏、蛇油膏等滋润护肤品,然后穿上棉质袜子,帮助锁住水分。
2. 摩擦刺激: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长时间行走或运动,使脚底皮肤受到过度摩擦,角质层增厚形成干皮。选择合适尺码、柔软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或站立。每晚泡脚后,用磨脚石轻轻磨去增厚角质,再涂抹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复方乳酸乳膏,促进角质剥脱,遵医嘱用药。
3.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除干皮外,还可能伴有瘙痒、水疱等症状。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遵医嘱坚持使用,一般需连续用药2 - 4周。
4.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病因不明,可能与多汗、遗传等有关,表现为脚底反复出现鳞屑、剥脱。避免接触肥皂、洗洁精等刺激性物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遵医嘱用药,以缓解症状。
5. 掌跖角化症:一种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掌跖部位皮肤增厚、干燥、脱屑。可外用维甲酸类药物如他扎罗汀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维甲酸乳膏,配合尿素霜等保湿剂,遵医嘱用药,改善症状。
平时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