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副作用小的降压药有氨氯地平、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吲达帕胺等。
1. 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时间长,每天服用一次即可,能平稳控制血压。副作用相对较少,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的脚踝水肿、面部潮红等情况,但大多症状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一般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
2. 沙坦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等,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来发挥降压作用。对心脏、肾脏等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副作用相对少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总体耐受性良好,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干咳副作用的患者。
3. 普利类药物:像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降低血压。除了降压,还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蛋白尿。不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的副作用,这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若干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换药。还可能有低血压、高血钾等少见副作用。
4. β受体阻滞剂: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副作用主要包括心动过缓、乏力、支气管痉挛等,所以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5. 吲达帕胺: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通过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来降压。降压效果较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钾、血糖及血尿酸升高等情况,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电解质、血糖和血尿酸水平。
在使用降压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向医生反馈血压变化及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