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有个硬东西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骨瘤、中耳结石、外耳道异物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取出异物、手术治疗等。
1. 耵聍栓塞: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耵聍过多且排出受阻,逐渐堆积形成硬块。正常情况下,耵聍可自行排出,但因外耳道狭窄、畸形等原因,耵聍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形成栓塞。较小或片状的耵聍,可直接用镊子取出;较大而坚硬的耵聍,可先用5%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软化耵聍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将其冲出;也可使用吸引器将软化后的耵聍吸出。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
2.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形成的囊状团块。多由于外耳道慢性炎症、外耳道狭窄等,导致外耳道皮肤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形成胆脂瘤。对于较小的胆脂瘤,可在耳内镜下直接取出;较大的胆脂瘤,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罗红霉素分散片预防感染。
3. 外耳道骨瘤:多因外耳道骨壁的骨质局限性过度增生形成。长期的耳部慢性炎症刺激、外伤等可能是诱发因素。较小的无症状骨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如果骨瘤较大,引起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疼痛、促进恢复。
4. 中耳结石:中耳内的钙盐沉积形成结石。常与慢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等疾病有关。对于较小的中耳结石,可在耳内镜下尝试取出;若结石较大或取出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室探查术等。术后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泼尼松片等药物促进恢复。
5. 外耳道异物:如小珠子、豆类、昆虫等进入外耳道。多因儿童玩耍时将异物塞入,或昆虫自行飞入等。对于较小的异物,可尝试用镊子直接取出;对于圆形异物,不宜用镊子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可使用耵聍钩将其钩出;对于活的昆虫,可先滴入香油、酒精等将其杀死,再取出。若自行取出困难,应及时就医。
耳部出现硬东西后,不要自行盲目掏挖,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治疗后按要求定期复查,若耳部再次出现疼痛、听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