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
1. 保守治疗: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通过使用吊带或支具固定患肢,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减少骨折端的活动,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因为稳定的固定能避免骨折断端因肢体活动而发生再移位,有利于骨折处的血肿机化和骨痂生长,促进骨折自然愈合。一般需固定 4 - 6 周,期间要定期复查 X 光,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 药物治疗:可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骨肽片等药物。接骨七厘片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血肿吸收,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营养。伤科接骨片能消肿止痛、舒筋壮骨,有助于改善局部症状,促进骨组织修复。骨肽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增强骨密度,从而助力肱骨近端骨折的愈合,需严格按医嘱服用。
3. 物理治疗:常见的有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肱骨近端骨折部位的恢复。红外线照射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增强细胞活力,促进骨折愈合。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加速骨痂生长,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一般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20 - 30 分钟。
4. 康复训练:在骨折固定期间,可进行握拳、屈伸腕关节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拆除固定后,逐渐增加肩部的活动范围,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运动。通过康复训练,能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上肢的正常功能。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移位。
5. 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等。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断端准确复位,然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人工肱骨头置换则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老年患者,能有效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各项操作,定期前往医院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