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肝素透析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抗凝替代方法选择、凝血指标监测、透析管路维护、透析时间控制、患者个体化评估等方面。
1. 抗凝替代方法选择:采用生理盐水定时冲洗管路或枸橼酸局部抗凝技术,根据患者凝血状态选择冲洗频率通常15-30分钟/次,冲洗量控制在100-200ml/次,需同步调整超滤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
2. 凝血指标监测:全程监测静脉压、跨膜压动态变化,每30分钟观察透析器及管路有无纤维蛋白析出,必要时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要求维持ACT在120-150秒。
3. 透析管路维护:优先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高通量透析器,预冲时充分排除管路气泡,血泵流速保持250-300ml/min,避免管路扭曲或血室滞留。
4. 透析时间控制:单次治疗时间建议控制在2-3小时内,对于高危患者可采用分段式透析,两次治疗间隔至少6小时以恢复凝血因子活性。
5. 患者个体化评估:实施前需全面评估出血风险、血管通路条件及心功能状态,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血小板<50×10^9/L或合并心衰者需慎用。
医护人员应定期校准设备压力传感器,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患者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出现头痛、胸闷或穿刺点渗血等情况应立即报告。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质1.2-1.5g/kg/d但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建议建立透析日记记录血压、尿量及异常症状,复诊时携带既往透析参数记录单供医生参考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