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检查前需注意移除金属物品、告知病史及体内植入物情况、保持静止配合检查、特殊人群提前准备、心理疏导等事项。
1. 移除金属物品:检查前需取下所有金属物品,如首饰、假牙、手表、皮带扣等,避免金属干扰磁场导致图像模糊或设备损坏,部分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可能需另行评估。
2. 告知病史及体内植入物:需主动向医生说明是否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金属植入物,以及近期手术史、过敏史或幽闭恐惧症,部分非铁磁性植入物需提供材质证明。
3. 保持静止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需全程保持身体静止,根据医生指令调整呼吸,普通检查约需15-30分钟,复杂部位可能延长至1小时,移动可能导致图像重拍。
4. 特殊人群提前准备:孕妇需告知孕周并由医生评估必要性,婴幼儿或无法配合者可能需使用镇静剂,哺乳期女性注射造影剂后建议暂停哺乳24小时,儿童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
5. 心理疏导:对幽闭恐惧症或焦虑者,可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检查舱内配备通话设备便于沟通,部分机构提供降噪耳机或允许家属陪同,极端情况可申请开放式MRI设备。
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留意。检查后若无特殊不适可正常活动,但注射造影剂者应多饮水促进代谢。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长期佩戴金属植入物者应定期复查,确保设备状态稳定。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病史由专业医师解读,避免自行判断。日常保持健康作息、合理饮食有助于提升检查准确性,检查前后遵循医护人员指导,有助于缩短流程时间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