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周边切除术的适应证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前驱期、缓解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虹膜膨隆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预防等。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此阶段患者虽无明显症状,但存在房角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有发作风险,虹膜周边切除术可通过建立房水引流通道,降低发作几率,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驱期:患者开始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如眼部轻度胀痛、视物模糊等,此时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房水循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至急性发作阶段。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在急性发作经治疗后进入缓解期,为防止再次发作,虹膜周边切除术可解除瞳孔阻滞,使房角重新开放,维持眼压稳定。
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虽病情已进入慢性阶段,但部分患者仍可通过虹膜周边切除术改善房角功能,降低眼压,延缓视神经损害进展。
5. 虹膜膨隆型青光眼:由于虹膜膨隆导致房角关闭,该手术可使房水从后房流向前房,减轻虹膜膨隆程度,开放房角,从而控制眼压。
6. 恶性青光眼预防:对于有恶性青光眼发生倾向的患者,提前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有助于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发生,保障眼部健康。
术后需按要求用药,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过度。定期到医院复查眼压、视力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