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早期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清创术、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及局部固定等。
1. 清创术:是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早期处理的关键。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及细菌等,以减少感染的扩散。需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及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清创方式,如彻底清创、扩创等。
2. 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一般先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压及摩擦。可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等进行伤口冲洗,促进伤口愈合。对于较深的伤口,可放置引流管,以利于渗出物的排出。
4. 局部固定:通过外固定或内固定等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移位及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固定要牢固可靠,同时要注意观察固定部位的血运情况,防止出现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时,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根据伤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