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1. 子宫收缩乏力:多由产程延长、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水肿及渗血、前置胎盘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等。
2.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处理措施为及时娩出胎盘,若有胎盘粘连或植入,可采取人工剥离、刮宫、子宫切除等方法。
3. 软产道裂伤:常因急产、胎儿过大、手术助产操作不当等导致。需要及时进行缝合止血。
4. 凝血功能障碍:如产妇患有血小板减少症、重症肝炎等,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补充凝血因子。
产后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产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护理和复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