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和直肠脱垂实际上是同一病症的不同称谓,在医学上,直肠脱垂常被称为脱肛。主要在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存在区别。
1.定义: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肛是民间对直肠脱垂的俗称。
2.病因:两者的病因相似,主要包括腹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盆底组织软弱如老年人、营养不良者等。
3.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内有肿物脱出,可伴有黏液分泌、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感等。
4.诊断: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是一致的。
5.治疗:治疗方法也相同,轻度的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进行盆底肌训练等;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脱肛和直肠脱垂是同一病症,在医学术语中常用直肠脱垂,而在民间多称为脱肛。无论是哪种称谓,都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