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通过饮食摄入各种嘌呤,嘌呤氧化后会生成尿酸,然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正常人的尿液中尿酸含量比较少,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者体内尿酸出现排泄困难时,就容易引起尿酸值偏高,尿酸偏高对于身体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那尿酸偏高是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痛风。长期高尿酸是发生痛风的主要于原因,尿酸与痛风之间是正向相关的关系。
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血液中尿酸偏高会给血管壁带来刺激,尿酸会逐渐形成斑块,时间长了斑块沉积在血管壁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尿酸高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
三、痛风性关节炎。当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会在关节处堆积,会导致关节腔形成无菌性炎症,时间长了还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关节会出现僵硬、畸形现象。
四、糖尿病。尿酸偏高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如果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很高,还会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五、痛风性肾病。在尿酸长期偏高的情况下,尿酸晶体会在肾脏以及泌尿系统发生沉积,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急性、慢性痛风性肾病,会出现夜尿增多、血尿以及蛋白尿的症状,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引发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尿酸偏高在急性发作期多采用药物治疗,再配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来缓解急性发作期的关节疼痛,在痛风慢性期,一般以控制饮食为主,此阶段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骨髓等,这类食物嘌呤含量很高,另外肉类、鱼类、菠菜等也含有一定的嘌呤,肥胖患者要控制热量摄入,降低体重,还要多饮水促进尿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