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后皮肤青了一块,可能是由于按压不当、血管脆性增加、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药物因素等引起。
1. 按压不当:扎针后未正确按压或按压时间不足,导致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形成淤青。解决办法是在扎针后用棉签或棉球按压穿刺点 3 - 5 分钟,避免揉搓。
2. 血管脆性增加:有些人的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在受到轻微刺激后破裂出血,导致皮肤淤青。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及维生素 C 缺乏者。可通过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改善。
3. 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维生素 K 缺乏症等,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导致扎针后容易出现淤青。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补充维生素 K 等。
4.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使止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淤青。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需就医治疗,根据病情使用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扎针后出现淤青。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如果正在服用此类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
如果扎针后皮肤淤青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碰撞和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