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肺部感染,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痰液积聚不易排出、机体免疫力下降、误吸、长期卧床导致的肺不张及呼吸肌功能减退等。
1. 痰液积聚不易排出:长期卧床病人活动量少,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易积聚在肺部,难以咳出,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应鼓励病人多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进行吸痰处理。
2. 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卧床会使病人身体机能减弱,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需加强营养支持,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可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 误吸:部分长期卧床病人吞咽功能可能会出现障碍,容易导致食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和肺部,引发感染。进食时应注意调整体位,避免呛咳,如情况严重,可考虑留置胃管。
4. 长期卧床导致的肺不张:长期卧床使肺部活动受限,容易引起肺不张,进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应定时协助病人改变体位,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
5. 呼吸肌功能减退:长期卧床可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影响呼吸功能,使肺部通气不足,容易发生感染。可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卫生,定期为病人翻身、拍背,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