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水肿可能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量蛋白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低蛋白血症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1.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当肾小球发生炎症时,滤过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胶囊等利尿剂,以减轻水肿。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 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损伤后,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引发水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减少蛋白尿,缓解水肿。饮食上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该系统激活后,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等,来改善症状。
4.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治疗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泼尼松龙片等,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水肿。
5. 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水肿。除了治疗原发病外,还可通过饮食补充蛋白质,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