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方肌疼痛可能是姿势不良、腰部外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会导致腰方肌受力不均,引起疼痛。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定时活动腰部,缓解肌肉紧张。
2. 腰部外伤:如扭伤、撞伤等,可导致腰方肌损伤,出现疼痛。受伤后应及时休息,避免腰部受力,可在受伤 72 小时后进行热敷,如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
3. 腰肌劳损: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可使腰方肌疲劳,产生劳损,引发疼痛。治疗上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可进行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缓解疼痛症状。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腰痛宁胶囊等。
4. 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引起腰方肌疼痛。患者应卧床休息,可进行牵引治疗,缓解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如疼痛严重,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 B1 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5.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也可能引起腰方肌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伤和过度劳累。同时,应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如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预防腰方肌疼痛的发生。如果腰方肌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