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头晕想吐可能是体温调节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脑部供血不足、胃肠道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休息、调整饮食等。
1. 体温调节失衡:
中暑时,身体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起头晕想吐。应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等部位降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阿司匹林泡腾片等可遵医嘱使用以缓解症状。
2. 水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也可遵医嘱服用口服补液盐散Ⅰ、氯化钾缓释片、氯化钠注射液等。
3. 脑部供血不足:
中暑后,身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导致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引起头晕。此时应平卧休息,抬高下肢,以增加脑部供血。如果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4.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中暑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缓解胃肠道负担。同时,可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片、藿香正气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调节胃肠道功能。
5. 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
在高温环境下,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心血管功能异常,引起头晕、想吐。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可遵医嘱使用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辅酶Q10胶囊等药物改善心血管功能。
中暑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中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