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直在出血可能是局部因素如拔牙创口处理不当、牙槽骨损伤,也可能是全身因素如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局部处理、控制血压、调整药物、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
1.拔牙创口处理不当:拔牙后创口未妥善处理,如血凝块未形成或脱落,可能导致出血。可采取重新咬棉球或纱布压迫止血,如遵医嘱用云南白药胶囊、维生素 K₁片、氨甲环酸片等药物辅助止血。
2.牙槽骨损伤:拔牙时牙槽骨受到损伤,可引起出血。需要医生对牙槽骨进行处理,如复位、填塞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止血敏注射液、卡巴克洛片、酚磺乙胺胶囊等药物止血。
3.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管压力较高,拔牙后容易出血。应及时测量血压,如血压过高,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待血压控制后,出血可缓解。
4.服用抗凝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的患者,拔牙后可能会出血不止。需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5.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拔牙后出血。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输注血小板、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拔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热、过硬的食物,不要用舌头舔创口。如果拔牙后出血持续不止,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