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生活中,肠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怎么区分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而且有很多的人并没有对肠炎起到一定的重视,其实肠炎一旦发作是很严重的,如果不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那么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的区别吧。
慢性肠炎一般在临床上都显示为,长期慢性且反复发作,并伴随有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的症状,病重的患者会排泄水一样的大便,并且腹泻程度轻重也是不一样的,轻一些的病患,每天可能会排3~4次便,而重一些的病患,可能1~2个小时就需要排便一次,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大便失禁。
一般慢性肠炎都是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一系列病毒诱发的,病毒型的肠炎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自行愈合,而细菌型的肠胃炎,就需要根据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抗细菌药物过敏实验结果来选取抗菌药。同时还有一少部分患者检查不出是由什么引起的肠炎,那么在这时就需要上正规的医院检测,并且做相关的检查,比如说肠镜,这样可以对病情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而急性肠炎一般主要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多发生于夏秋的季节,其诱发的原因多是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和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患有急性肠炎的患者应当注意卧床休息,吃一些止痛、止泻的药物,如果是存在着感染,那么就需要服用抗生素和做抗感染的治疗。
在日常的时候,如果发现患有以上病症,您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确定一下是患有急性肠炎还是患有慢性肠炎,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来进行对症的治疗,以至于不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在家时千万不要胡乱用药,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