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疙瘩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耳部湿疹、先天性耳后瘘管、脂肪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淋巴结肿大:宝宝耳后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如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等。一般表现为耳后可触及的小疙瘩,质地较软,可活动,可有压痛。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治疗原发感染,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片、利巴韦林胶囊等药物。
2.皮脂腺囊肿: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表现为耳后圆形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3.耳部湿疹:宝宝耳部皮肤发生湿疹时,也可能出现耳后小疙瘩,常伴有瘙痒。需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等。
4.先天性耳后瘘管: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耳后可有瘘口,周围可出现小疙瘩,挤压时有少许稀薄黏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自瘘口溢出。若无感染,可不作处理。如有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等,待炎症控制后,行手术切除瘘管。
5.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耳后。表现为耳后皮下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楚。一般无明显症状,可不作处理,如瘤体较大或影响美观,可手术切除。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耳后小疙瘩的变化情况,如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有压痛等。如果小疙瘩出现红肿、疼痛、增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明确诊断,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