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是一种医疗检查手段,如果医生不确定一个人是否出现骨骼疾病或者白血病,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的方式了解骨髓状况。在接受骨髓穿刺的时候,针管会通过皮肤进入骨骼。任何检查方式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那么骨髓穿刺有哪些副作用?一起来学习一下。
1.局部出血
如果医务人员需要通过骨髓穿刺的方式抽取患者的骨髓,那么会接触到身体的其他位置,比如皮肤或者血管,所以患者会产生局部出血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止血,还会导致皮肤肿胀或者疼痛。
2.出现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穿刺之前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所以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但是如果患者没有做好术后护理措施,那么会因为感染而导致身体发热疼痛或者身体乏力。
3.影响精神状态
如果骨髓穿刺这种检查方式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那么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伤等状况,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或者工作,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4.骨髓坏死
骨髓坏死是比较严重的副作用,而且这种疾病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患者无需担心。骨髓坏死主要是因为医疗器械上有大量的病毒或者细菌,在进入骨髓之后,由于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就会产生骨髓大量死亡的状况。
关于骨髓穿刺的副作用就介绍到这里,任何患者在接受这种检查的时候,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在接受骨髓穿刺之后,出现感染、疼痛或者身体发热等症状,必须寻求医生帮助。患者可以用药控制感染和缓解发热,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卧床休养,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