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打石膏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作用包括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预防畸形等。
1.固定骨折部位:骨折后,骨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打石膏可以将骨折部位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防止骨折断端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石膏能够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避免因不当的运动导致骨折加重或愈合不良。
2.减轻疼痛和肿胀:骨折会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和肿胀。石膏的固定可以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从而减轻疼痛。同时,固定后局部的血液循环相对稳定,有助于减轻肿胀。
3.促进骨折愈合:稳定的骨折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石膏能够保持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为骨痂的形成和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骨折的愈合。
4.预防畸形:如果骨折部位得不到有效的固定,可能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影响肢体的功能和外观。打石膏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确保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和形态尽可能恢复正常。
在骨折打石膏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石膏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碰撞和受压。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如果出现石膏松动、疼痛加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