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砸后有硬块可能是淤血积聚、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痂形成、异物残留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淤血积聚:被砸后局部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淤血,长时间未吸收可能会形成硬块。可在受伤 72 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遵医嘱用药,如活血止痛胶囊、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
2.软组织损伤:受伤后软组织受损,组织液渗出,可能会导致局部硬块。可通过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等,促进软组织修复。
3.炎症反应:受伤部位可能会发生炎症,导致红肿、硬块等症状。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遵医嘱使用消炎药,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胶囊。
4.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痂形成:如果受伤导致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骨痂,表现为局部硬块。这是正常的愈合过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推移,骨痂会逐渐塑形改造。
5.异物残留:如果受伤时有异物进入伤口,未能及时清除,可能会形成硬块。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取出异物。
在受伤后的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部位过度用力。如果硬块长时间不消退或伴有疼痛、红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