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ACEI普利类降压药期间出现低血压,可能是药物剂量过大、血容量不足、合并其他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药物剂量、补充血容量、治疗合并疾病、改变体位、抗过敏治疗等。
1.药物剂量过大:ACEI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若剂量过大可能导致低血压。应遵医嘱减少药物剂量。
2.血容量不足: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等导致体液丢失,可能引起低血压。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散Ⅰ、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
3.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脏病、感染等,可能影响血压。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地高辛片治疗心脏病,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感染。
4.体位性低血压:突然改变体位时,如从卧位到站立位,可能出现低血压。应注意缓慢改变体位,避免快速起身。
5.过敏反应:对ACEI类药物过敏,可能导致低血压。需立即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在服用ACEI类降压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