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脱落可能是腹压增加、内痔或直肠息肉脱出、营养不良、长期腹泻、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腹压增加: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导致腹压增加,使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氨溴索片、坦索罗辛胶囊等药物缓解便秘、咳嗽、排尿困难等症状。
2.内痔或直肠息肉脱出:内痔或直肠息肉较大时,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有时需用手回纳。可遵医嘱外用痔疮膏、口服地奥司明片、使用痔速宁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3.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时,盆底组织薄弱,容易发生肛门脱落。需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
4.长期腹泻: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的长期腹泻,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肛门脱落。应查明腹泻原因,如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治疗腹泻。
5.肛门括约肌松弛:年龄增长、肛门手术等原因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肛门脱落。可进行肛门括约肌锻炼,如提肛运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蹲厕,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果出现肛门脱落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