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下垂可能是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薄弱、不良排便习惯、内痔脱出、直肠息肉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1.长期腹压增加:长期便秘、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导致腹压长期增加,可能引起肛门下垂。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润肠丸、开塞露等缓解便秘,避免用力排便;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等。
2.盆底组织薄弱:年龄增长、分娩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组织薄弱,从而引起肛门下垂。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提肛运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中药进行调理。
3.不良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过长、蹲位排便等不良排便习惯,可能诱发肛门下垂。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缩短排便时间,选择坐便器排便。
4.内痔脱出:内痔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引起肛门下垂的感觉。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栓、痔速宁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直肠息肉:较大的直肠息肉可能会随排便脱出肛门外,导致肛门下垂。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息肉,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肛门下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